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1世纪国际工程合同的发展趋势——反思中国工程合同的发展趋势
作者:黎广军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4 14:41:21  文章录入:ArticleInput  责任编辑:ArticleInput

Architects) 出版的PPC2000《项目合作伙伴关系合同标准格式》(Standard Form of Project Partnering Contract)是世界上第一个多方工程合同,当事人包括业主、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裁决人、设计师、咨询师等。由于形成了一个有共同目标的项目团队,有利于群策群力,减少冲突,以达最佳项目效果。项目之初就开始风险管理一直到竣工,例如承包商、分包商要参与设计阶段的工作,以防设计失误或不合理而造成损失。PPC2000有许多新概念,例如核心组可作出决议。

    PPC2000是政府施工特别工作组1998年报告《反思施工》(Rethinking Construction)导致的成果,并事先在一系列住宅、办公楼、学校等试验项目中获得成功,被誉为“现代化施工合同”、“合作伙伴的全胜技和现代最佳实践”。此外还有SPC2000《项目合作伙伴关系专家合同标准格式》,用于加入专业分包商等项目伙伴。2005年ACA出版了TPC2005《定期合作伙伴关系合同标准格式》,用于定期工程和服务的采购。PPC2000已于2003年修订,它显示了设计-建造等项目总承包合同的革新趋势。

    6 总结讨论

    综上所述,国际工程合同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和发展当事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合同模式从“对抗型”和“敌对型”转向“合作型”,思维模式从“如何解决发生的问题”转向“如何合作实现合同目标”。

    早期一般采用非契约性合作伙伴关系,各方只签署无法律约束力的宪章或意向书。近年趋向于采用契约性合作伙伴关系,例如PPC2000和C21/GC21合同。

    我国工程合同的发展趋势是追求公平,例如电脑随机选择投标人甚至抽签授予合同,这就摧毁了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并且,我国工程合同范本及其风险分配往往以管理需要而不是国际惯例为准则,容易造成双方对立,因而需要强化独立工程师的作用甚至引入JCT的独立测量师,以便独立、公平、公正地执行合同。但越是追求公平,合同双方的对抗性就越强,而对抗性越强又越需要公平,以至陷入一种非理性循环。

    必须指出:JCT(Joint Contract Tribunal)有“联合合同特别法庭”之意,其本身是一个自治裁决机构,能保证JCT合同和“双监理”正常运作。我国法律制度与英国不同,如设立业主代表、工程总监、造价总监三驾马车,各自为政,令出多门,这只会乱上添乱。

    政府应促进工程合同双方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以建设和谐社会,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例如,要解决按月计量支付出现的问题,应推行里程碑付款方式,促使双方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如规定由独立造价工程师“公平”计量支付,这只会激化矛盾而无助于解决问题。

    我国独有的巨额工程拖欠款问题足以证明我国建设双方极端对立和互相谋算,而结算价远高于合同价现象显示我国建筑业存在大量无效劳动和资源浪费并加剧了拖欠款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某一方。比方说,物业管理公司服务欠佳或乱收费就容易发生住户拖欠管理费,此类情况不能以简单方法处理,也不能以一方不规范掩饰另一方不规范。促进合同双方建立和发展互信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努力提高效率、效益和履约水平,这是解决工程拖欠款的自然之道。

    合作伙伴关系最初出现于美国项目管理系统,近年来英国法地区已经后来居上。英国、澳洲、新西兰、新加坡、香港等地区正在采用合作伙伴战略改革建筑市场。抛弃传统的“对抗型合同”、创新发展出合作伙伴型的工程合同将成为本世纪的国际潮流。中国工程合同正处于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应三思而后行。

上一页  [1] [2] [3] [4] [5]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