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
作者:holacsa  文章来源: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30 15:25:45  文章录入:ArticleInput  责任编辑:ArticleInput

盲目的、冒险的决策往往源于决策人只有受益的机会,却不承担或很少承担风险的损害。反之,如果决策人必须承担风险损害的责任,却没有获得受益的激励,他的决策多半会倾向于保守。在风险评估时要考虑风险分担比例和项目受益机遇分摊比例的适当匹配以及评估风险承担者的风险承担能力。

  3.2 风险识别工具——风险分类核对表

  风险识别实际是关于将来风险事件的设想,是一种预测。如果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专家的判断把可能遇到的风险事件及其来源罗列出来,写成一张核对表,就很容易看到本项目会存在哪些潜在风险,避免遗漏。核对表可以包含多种内容,如以前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项目其它方面规划的结果(范围、成本、质量、进度、采购与合同、人力资源与沟通等计划成果)、项目成员的技能、项目可用资源等等。表1就是一张融资风险核对表的一部分,可供参考。

  表1 项目融资风险核对表

  项目失败原因(潜在的威胁)

  (1)工期延误,因而利息增加,收益推迟

  (2)成本、费用超支

  (3)技术失败

  (4)承包商财务失败

  (5)政府过多干涉

  (6)未向保险公司投保人身伤害险

  (7)原材料涨价或供应短缺、供应不及时

  (8)项目技术陈旧

  (9)项目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10)项目管理不善

  (11)对于担保物,例如油、气储量和价值的估计过于乐观

  (12)项目所在国政府无财务清偿力

  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

  (1)项目融资不仅要考虑信贷风险,还必须涉及资本金

  (2)切实地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编制了财务计划

  (3)项目要用的产品或材料的成本要有保障

  (4)价格合理的能源供应要有保障

  (5)项目产品或服务要有市场

  (6)能够以合理的运输成本将项目产品运往市场

  (7)要有便捷、通畅的通讯手段

  (8)能够以预想的价格买到建筑材料

  (9)承包商富有经验、诚实可靠

  (10)项目管理人员富有经验、诚实可靠

  (11)不需要未经实际考验过的新技术

  (12)合营各方签有令各方都满意的协议书

  (13)稳定、友善的政治环境、已办妥有关的执照和许可证

  (14)不会有政府没收的风险

  (15)国家风险令人满意

  (16)主权风险令人满意

  (17)对于货币、外汇风险事先已有考虑

  (18)主要的项目发起者已投入足够的资本金

  (19)项目本身的价值足以充当担保物

  (20)对资源和资产已进行了满意的评估

  (21)已向保险公司缴纳了足够的保险费,取得了保险单

  (22)对不可抗力已采取了措施

  (23)成本超支的问题已经考虑过

  (24)投资者可以获得足够高的资金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

  (25)对通货膨胀率已进行了预测

  (26)利率变化预测现实可靠

  3.3 风险分析、决策手段

  风险分析就是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对已识别出的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加以估计、评价,经分析确定各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找出主要风险,以便决策者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目前常用的风险分析和决策的方法主要有:灵敏度分析、情景分析、模拟方法、盈亏平衡分析、风险调整折现率法、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现实期权(real option)方法、概率(期望值、贝叶斯)分析、PERT(计划评审技术)、GERT等。这些方法均各有千秋,有的侧重于定性分析,有的侧重于定量分析,也有的侧重于综合分析。

  3.4 风险对策方法

  对于国际工程中出现的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下面介绍风险回避(放弃或改变项目目标)、风险减轻(做好风险识别、分析、监控,把未知风险变成已知风险从而调整对策)、风险预防(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如周密的合同)、风险分散(分包、担保、BOT)和保险、风险自留(预备金、后备工期、后备资源)对策。

  3.4.1 风险回避对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