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在建工程的财务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水电企业以人为本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探索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2-4 14:54:07

  摘 要:以人为本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与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密不可分,对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水电企业以人为本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几点不成熟地探索。

  水电企业是促进社会和谐家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水电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发展的途径。但由于水电企业大都是老的国有企业,很多管理制度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后仍继续延用,以致于跟不上现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企业职工“铁饭碗”思想仍然很严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笔者从人本管理的角度认为,要促进水电企业的发展,保证水电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一、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观

  以往的水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仅仅进行战术管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水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具备战略性、整体性和前瞻性等新的特性。人力资源管理不应该仅仅限于事务性管理,而必须在战略决策的层面,根据水电企业管理方法的变化、战略结构的改变、当前人力资源的情况等等,形成一个总体的战略规划。同时,应该对当前的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促进企业反应速度和灵活性的大幅度提高,形成水电企业的内部网络,实现水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以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化、信息化发展。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就是人,这也是水电企业中开发潜力最大的生产要素,所以,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用好人和留住人,才能促进水电企业的长久发展。

  同时,职工的合理流动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体现在职工成长的整个过程当中。在企业管理中,应该建立起一个合理的人员流动渠道,使职工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根据水电企业的具体情况,对所有职工的工作能力、业绩、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直接和工资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为水电事业的发展尽职尽责。

  三、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在水电企业内部,要为广大职工营造一个可以按照客观事实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的平台,职工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安全状况提出质疑,对工资分配等职工关心的焦点问题畅所欲言,真正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来“守护”。只有为广大职工创造出一个舒适宽松的工作氛围,才能够真正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职工之间在工作上能够你追我赶、共赴前程、互相学习、创先争优。

  为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文明程度。例如,可以在施工工地建造职工浴室,在职工聚住点较集中的地方建篮球、排球等活动场所,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对职工食堂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使广大的职工有“家”的感觉,能够更加舒心的生活、更加安心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整个企业的长足发展。

  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第一,进行人员的合理有效配置。可以结合水电企业的具体岗位需要情况,内部公开招聘,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良好局面,使所有的职工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身的特长。

  第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例如,在水电企业内部,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对于薪酬分配体系进行优化,使岗位工资和奖金的激励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与此同时,还应该给予那些有着丰富工作经验、有成就要求的职工自我实现的机会,给职工劳有所获、劳有所用的真实感受,这样,既能充分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又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实现职工、企业“双赢”。

  第三,进一步完善职工的考核标准。对于广大职工进行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的全面考核,奖励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赏罚结合,惩罚并举,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例如,对有贡献的职工,可以通过表彰、树榜样等形式,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使他们有成就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有向心力的团队。

  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合理分配人力资源

  以人为本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具有长期性、艰巨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