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对项目法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点滴思考
作者:刘云仓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30 16:41:55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改的机动队伍"满场飞"的做法,将显然加大包括质量成本、协调成本在内的一系列成本开支……

  (四) 向合同与结算管理挖效益

  合同管理的内容,繁复浩荡,这里难举其万一。但是,在项目实践中,透过管理工作,我们期望的合同目标却是明确、甚至是简单的:

  完整的“标的与权责描述”目的
  优选的“分包方式”决策目的
  简便的合同计量与合同跟踪目的
  “以我为主”的利益与维权导向目的

  为此,我们需:

  1、 从实践和监管的需要出发,提升签约质量

  专事专议的分包签约模式应大力提倡;
  必须保证合同文本“量、质、价、期、责”基础版块的完整;
  专业要求和专业目标的相关条款从质量上、数量上都要更上一层楼:

  ①密度要加大,这是“目标明确”的保障;
  ②描述要多用可度量、可定量的表述方式,这是"目标具体"的保障;

  合同的涉费计量,应走到总价承包、工程量清单承包的模式上来,目的有二,一是简化结算过程,二是包容甚至消灭现场清工;全专业合同评审是实现签约质量大幅提升的致胜法宝。

  2、 从珍惜成果、严谨敬业的态度出发,提升结算质量

  有了前面(说)的“高明”的资源策划,“严谨”的合同管理,走到结算阶段,似乎水到渠成,该“享受”管理成果了。至此,不再冗述,只说三点体会:

  1) 配合合同策划的改进,灵活处置零星人、机结算
  其要点是在零用机械、现场零工的合同与结算上,视具体情况,作出更自我利益导向和更利于简化监管的结算模式;

  2) 配合合同计量的改进,加快结算进度,及时整理合同成熟度资讯
  合同成熟度=已完(已结算)工程/合同总额,这一数据对量化项目总进程大有意义;

  3) 配合微机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结算台帐质量,发挥综合管理效力

  (五) 向市场经济竞争自身要效益

  道理很简单,作为建筑承包商,看似我们的产品是高楼大厦,其实那不过是经我们的手,将诸多的资源按照业主设计意志进行的一个集合体而已。这里,就有一个显然的市场竞争利益链问题:

  相对建筑产品的消费者--业主而言,我们这一层的市场竞争是够残酷的,因为他迫使我们不断提升管理、再拼命压价。但是,相对我们的下家,各类资源供应商而言,道理何尝不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这一环节的利益,我们反成了享受竞争效益的主体!

  不再冗述,发挥和利用竞争效益是我们目标成本实现的又一机会,而这一机会的把握,缘于我们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和分析、缘于我们积心储虑的资源策划,同时也源于我们对项目成本职责的克己敬业。

  (六) 眼睛向外,思路拓展增效益

  项目成本管理的真谛不单是简单地“一味苦干”,同样,眼睛向外,发掘资源,更是体现“节流与开源并重”的上策!

  1、 重视项目二次开发,努力分摊固定成本开支

  现在的项目,中标价多彪近成本价,如此境况下,每一次的再开发工程中标,都意味着项目固定成本的又一次增量分摊,何况于此之外,新增项目往往有相对宽厚的利润率的贡献。

  这就产生了一个怎样利用现有信誉、已有资源、在场优势进行项目二次开发的问题。答案无外是思想重视、表现积极、沟通及时……。

  2、 关注设计文件的成本映射情况,积极实施上下行沟通

  在中标合同的执行中,“名列前茅”的成本干扰因素,往往与“两个变更”有关:一是由招标水平的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变更,二是由施工图设计后的现场变更。其实质,无外是不涉费的空间变化,涉费的量差与材质代换。但即使是涉费变更,于目前普遍的合同环境下,仍不能得到完全的支付和补偿。为此,我们就有绝对的必要和理由,关注设计文件及其变更的成本映射情况,在兼顾业主利益的前提下,深入分析,潜心思考,积极沟通,提前运作,目的就是,找到即好又省的优选方案!

  于“两个变更”外,在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中,也有“映射”、“沟通”的必要和战场。

  3、 索赔,合同维权的情理之战

  承包合同体现业主利益导向,这是普遍的认知。绝对的买方市场下,出于对风险、团体利益的考虑,业主往往在合同中将门槛抬得很高、条款约定得很“死”。但即使这样,还是普遍出现了超合同水平的工期提前、标准提升、材料涨价、量差变化等情况,如果我们不注重费用补偿工作,那么我们必然陷在“弱势群体的无奈地位上”。为了生存、为了发展,甚至也为了维系市场健康,我们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