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地铁深基坑施工引起的既有建筑物沉降分析
作者:张 蕾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22 22:55:10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2.2 原因分析

  沉降原因分析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施工全过程的直接影响;二是考虑地质等情况的间接影响。建筑物周边施工时,尽管采取各种扰动小的工艺,但对既有建筑一般均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6号楼附近依次进行过管线改移、地下连续墙施工、基坑降水、基坑开挖、结构施工等。现根据各阶段工艺情况及其与6号楼的空间关系,以及各阶段沉降数据等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工序和影响因素。

  2.2.1 管线施工阶段

  从管线与6号楼基础相对关系来看,可以看出基坑与建筑间7.2m范围内布置多条市政管线,管线埋深在1.5~3.3m之间。特别是雨、污水管沟槽挖深超过3m,距房屋边线仅4~5m,而房屋基础埋深仅为1.8m,土体扰动范围已略超过基础深度。该段地层在地面下0~3.0m为强度较高的杂填土(Ps=1.1MPa)。仅从基础受力扩散角看,在4~5m外挖3.3m深的沟槽不会对房屋产生直接的、较大的影响。但特别要注意的是,该地段局部也有浜填土(Ps=0.02MPa)存在。若暗浜与管线沟槽相连,由于暗浜淤泥强度极低,流变特性更明显,也会引起较大沉降。由于施工中未能准确观察和判断沟槽开挖时的土体情况,因此难以作出推断。

  管线施工中采用开挖沟槽后插压槽钢支护的工艺,有一定支护作用。但从施工顺序看,先开挖后插槽钢的方法,也就是先开挖后支护的方法。与先插压槽钢后开挖沟槽的施工顺序相比,显然后者对控制土体位移的效果应更好。

  2.2.2 地下连续墙施工阶段

  对应6号楼位置地下连续墙施工工况见表3。

  表3 地下连续墙施工情况一览表(2003年)

  

  从表3可以看出,对应6号楼位置连续墙基本集中在6月15日—6月25日完成(除DXQ2-7在7月4日完成);从砼充盈系数和坍孔情况可以看出该段连续墙成槽情况良好,无较大坍孔现象。

  但从沉降历史曲线看,地下连续墙施工期间F39、F42沉降速率分别达到0.69mm/d、0.78mm/d。由此可明显看出,地下连续墙施工与这两点沉降有直接关系。

  同期F40、F41点及3、5号楼沉降均非常微小。

  2.2.3 地基加固及降水阶段

  基坑内双液注浆加固对连续墙会产生一定的侧压力。但由于连续墙形成的帷幕作用,注浆作业基本不会对坑外土体产生扰动。

  从F39、F42点沉降历史曲线可以看出,自7月19日降水开始至7月29日基坑开挖产生的沉降曲线,与6月25日至7月19日的沉降曲线并无拐点,沉降速率基本一致。为此,结合坑外水位、孔隙水压力基本正常的情况(见图5、图6),可以基本判断基坑降水未对建筑物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一点也可以从基坑开挖后地墙基本无渗漏得到印证。

  本阶段F39、F42点沉降速率分别为0.30m/d、0.25mm/d,相比连续墙施工阶段明显降低。一现象更印证了前面得出的连续墙施工对F39、42点沉降产生了直接影响的结论。

  同期F40、F41点及3、5号楼沉降均非常微小。

  

  2.2.4 基坑土方开挖阶段

  8月20日连续墙水平位移见图7。其中C03测斜孔位于端头井,最大位移35.92mm;C05距离6号楼较近,最大位移6.4mm。就变形值看,基坑开挖阶段变形控制较正常(根据以往基坑施工情况,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40mm左右比较正常)。

  虽然端头井距6号楼有50m之远,土坡坡顶在6号楼中部对应位置,对应该建筑位置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