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项目融资
福建将投1470亿建526个重点项目
重庆市综合交通体系重点建设项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BOT与PFI的比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的BO
浅析BOT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的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初探
BT方式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策划 >> 工程融资 >> 正文
PFI项目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作者:金昊 来源:建筑经济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08-12-30 10:42:31

   【摘要】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规模的加大,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以上海为例,1995-2001年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分别为:273.78亿元,378.78亿元,412.85亿元,531.38亿元,501.39亿元,449.90亿元,510,78亿元,7年增长86.57%.“十五”期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0亿左右,重大项目投资占三分之一,即3000亿以上。

    对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新的投融资体制和相应的机制做保证。而PFI项目融资模式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社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投资主体,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难题提供了途径和可能。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规模的加大,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以上海为例,1995-2001年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分别为:273.78亿元,378.78亿元,412.85亿元,531.38亿元,501.39亿元,449.90亿元,510,78亿元,7年增长86.57%.“十五”期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0亿左右,重大项目投资占三分之一,即3000亿以上。

    对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新的投融资体制和相应的机制做保证。而PFI项目融资模式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社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投资主体,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难题提供了途径和可能。

    一、PFI与传统融资模式的区别

    在PFI的模式下,由项目公司统模式下,政府负责整个项目的负责整个项目全过程的开发,政府不直接对PFI项目负责。因此,PFI模式是以实现基础设施项目全寿命周期目标为核心。而在传全过程开发。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项目公司对项目全寿命成本进行集成化的考虑,从而使政府在整个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的成本低于传统模式下的总成本。

    PFI的运用形式主要有:BOT(Build-Operate-Transfer),BTO (Build-Transfer-Operate),TOT (Transfer-Operate-Transfer),BROT (BUld-Rent-Operate-Transfer),BOOT (Build-Own-Operate -Transfer),B00 (Build-Own -Operate),DBFO (Design-Build-Finance-Operate)等等,其中DBFO模式,项目公司要承担额外的责任,如设施设计及其建设的融资

    二、PFI项目融资方式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与创新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引入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  设。从1995年起我国就加快了BOT模式的推广,标准BOT模式的基本运作模式是项目发起人出资本金,安排项目融资,承担相应的风险,开发建设项目,然后在特许  经营期内经营项目,以收回投资偿还贷款和获得合理的利润,而政府主管部门则作为项目的最终所有者与相关领域中的权威人士,作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并规划授权文件,将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的特许经营权授予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权末将项目转让给政府。水、电、收费公路等具有经营性的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一般都采用标准BOT模式。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上海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项目,就是由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投资联合体,以BOT形式投资建设并由该厂专营20年。项目公司的主要投资风险除建设风险外,就是经营风险。在上海“153060”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中,采用BOT模式已经协议引进社会投资约200多亿元,其中11个项目已经找到社会投资人。收费高速公路、越江隧道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且给投资人带来了比较稳定的收益,而获得许多民间投资人的欢迎。

    此外,政府也可以按照银行长期贷款利率加百分点的方式,给予项目公司固定的现金补贴,投资者可以以政府固定回报协议质压融资。上海的杨浦大桥建设就是固定回报BOT模式,项目公司的主要投资风险在好于建设风险和利率风险(即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与投资其它项目的回报率相比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ArticleInput    责任编辑:21cpmzhan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